老年人防范诈骗指南
所属分类:虚构险情 阅读次数:1961 发布时间:2024-09-20

近年来,针对老年人的骗局越来越多,案件涉及区域不断扩大、涉案金额不断增加、作案手法也不断演变。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、渴望健康、认知较弱、同情心重等特点,骗取老年人钱财。
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,主要骗局有“投资养老”“以房养老”“养老银行”“投资返利”等。犯罪分子以提供“养老服务”、投资“养老项目”、销售“养老产品”、宣称“以房养老”、代办“养老保险”、开展“养老帮扶”等为名,来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。
下面,我们就来看看这篇老年人防骗指南吧。
一、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,
维持和坚定自己正确的思想和理念
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贪图小利,不轻信他人谎言,牢记世上“没有免费的午餐”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。要克服贪欲的心理,打消“用小钱赚大钱”“吃小亏占大便宜”或“不劳而获”的念头,看好自己的钱袋子,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,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,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、送出去。
二、开拓眼界,关心社会
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各种新闻媒体、社区内黑板报、宣传栏、标语等宣传,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,提高警惕,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。
三、远离和排斥可疑人员
由于现在老年人独自在家的时候比较多,子女不在身边,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,套近乎,同时表现得很热情,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。我们提醒老年人,千万不要和“陌生人”过于亲热,以免上当受骗。另外,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。对上门维修、送货、送礼物等身份不确定的人员要保持高度警惕,多与子女联系。
四、不要轻易付钱
凡是要动钱的时候,不要相信骗子那些“不要告诉任何人”的鬼话,自己拿不定主意时,找老伴、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,以及找社区工作人员,向他们通报情况,征求意见,商量对策,需要报警时要坚决。尤其是如果需要银行转账,一定要警惕,绝不一个人去办理此事,要与家人商量,到银行后一定要征询银行工作人员意见,不要轻易汇款。
五、不参加非组织活动
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、免费旅游、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,防止受其蒙蔽;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,防止利令智昏;一般来讲,所谓年收益能“保证”超过10%的,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;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“公司实力”,防止一叶蔽目。政府和社区组织的活动都会积极做好宣传和保障工作。
六、去政府和社区定点和正规的部门办事
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,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,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,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,出版书籍要到正规的出版社去洽谈。
七、不要随便接不熟悉的电话
对不熟悉的电话不要随意告知家中的基本信息;对不熟悉的电话提供的服务要谨慎;尤其是对电话对方以公检法名义提出要处罚、扣款,询问基本信息的要予以拒绝。如果老人受到不明电话骚扰,要及时告诉家人,让邻里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帮忙处理,或者及时报警处理。
八、微信、支付宝、网银不要放太多钱
不熟悉网上支付平台操作的老年人,建议不要在微信、支付宝内绑定银行卡,只存少量零钱,银行卡尽量不开通网上支付业务,避免受骗后造成大量损失。
儿女们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,常回家看看,讲讲防骗知识。老年人多看看宣传栏、关注官方消息,有效识骗防骗,让不法分子“不敢骗、不能骗、骗不了”,守好每一份养老钱。积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软件,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、短信等。
老年人如何才能提高识骗防骗意识呢?我们根据针对老年人常见的诈骗手段,梳理了几类诈骗类型,提醒广大老年人切勿上当受骗。
骗局一:保健品骗局
一些企业采取产品回购、寄存代售、消费返利、免费体验、赠送礼品、会议营销、养生讲座、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,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,进行非法集资。
骗局二:“以房养老”骗局
以“以房养老”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,诈骗资金,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。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销的理财产品,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,还背负贷款。
骗局三:冒充亲朋好友的骗局
有些骗子利用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功能的不了解,用AI虚拟合成功能,伪装成老年人的子女、医护人员或者“热心人”与老年人联系,告知老年人其子女急需用钱,要求老人转账到特定账户,以此骗取老人的钱财。这种骗局利用老人对智能手机的不熟悉和对子女的关心,致使老人上当受骗。
骗局四:“投资返利”骗局
近些年,有部分公司在注册时将公司名称注册为“***养老银行有限公司”,并在线下租用场地,打出“养老银行”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。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,现场发放粮油米面,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。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“占小便宜”心理,从本质上看,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的“空手套白狼”。
骗局五:冒充公检法人员的骗局
骗子冒充公安局、检察院或者法院的工作人员,伪造“红头文件”,利用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和担心“官司缠身”的恐慌心理,让老年人配合其所谓的“工作”,缴纳一部分保证金或将自己的钱转移到指定的“安全账户”。
骗局六:“中奖”骗局
骗子总是以各种“年会”“公司周年庆”“幸运会员”等方式,让老年人相信自己是“幸运者”,或者以免费送老年人礼物,让老年人交个人所得税等理由,诱骗老年人转账到指定账户。
骗局七:谎称代办社保的骗局
不法分子冒充银行、保险机构工作人员,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“养老保险”或者代办“提前退休”,收取老年人“材料费”“保险金”等。
点赞
收藏关注
相关推荐
-
养老诈骗套路有多深?昆明中院发布5个典型案例告诉你
6月29日,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5件“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...
2024-05-25 -
浙江破获特大销售假冒卷烟网络案 涉闽粤苏皖等多省
记者从浙江省烟草专卖局获悉,该省近期破获一起特大销售假冒卷烟...
2024-05-18 -
新型骗局来了,100个人99个都上当,诱惑力相当大
第一章:骗局背后的心理学新型骗局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,关键在于...
2024-05-17 -
知晓征信权益,依法理性维权
—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永顺县支行开展征信宣传志愿服务为引导社会...
2024-05-17 -
这些骗局盯上老年人,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!
近期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“代理退保”“以房养老”“投资理财”等...
2024-05-27 -
警惕!养老消费欺诈花样多
安享幸福晚年是每位老年人的追求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老年群体的...
2024-05-27
热门推荐
-
狠狠的幸福
阳光大方不拘小节 干净整洁 富有爱心 孝顺
2024-05-24 -
老北京火锅店加盟
老北京火锅店汤色鲜红艳丽,口味辣而不燥,鲜香四溢,演绎现代美
2024-05-17 -
社区慈善”北京专场筹款活动助力公益生态完善
慈善公益报(付婷杨)为激发城市慈善工作活力,切实解决社区居民
2024-05-18 -
“为爱助燃”——门头沟区慈善协会开展2024年慈善捐赠大病救助项目
为帮扶困难群众,实施精准救助,5月10日,门头沟区慈善协会举
2024-05-17 -
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(权威发布)
4月份,生产需求平稳增长,就业物价总体向好,社会预期持续改善
2024-05-18 -
李昌女家庭
李昌女家庭获奖是她个人和家庭的荣誉,更是海南的骄傲。在她身上
2024-05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