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北京老龄产业网~

手机站

App下载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老年权益 > 虚构险情

老年人诈骗又有新套路

所属分类:虚构险情 阅读次数:1860 发布时间:2024-09-13

“爷爷,我打人进派出所了,对方要我赔好多钱,能不能借我点钱?”

“好好好,你别急,爷爷这就给你!”

电话那头传来“孙子”的求救

可把爷爷吓坏了

赶紧将自己多年的积蓄

交出给“孙子”

但没想到

对方竟然是

装“孙子”的骗子

利用老人“爱孙心切”的心理

通过冒充受害人的孙辈

对老年人实施诈骗

新会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,深入践行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,依法严惩涉老年人诈骗违法犯罪。近日,诈骗团伙通过冒充老年人孙子孙女而诈骗钱财的案件数量明显增加,据统计,2024年以来,新会区检察院共受理此类涉养老诈骗案件6件11人。

“孙子”的求救电话

诈骗分子A:爷爷,我昨晚和人家打架,把对方打伤了,现在派出所,对方要求赔偿4万元才放过我,你能不能借给我4万元现金?我人在派出所处理事情,没有办法亲自过去拿钱,现在我让我的朋友过去拿钱,但是这件事情不要告诉爸爸妈妈

老爷爷:好好好,我不告诉你爸妈,马上给你准备钱。

诈骗分子B:爷爷,我是A的朋友,A叫我过来拿钱的,你家地址是在哪里?

老爷爷:好的,好的,我家地址是......

就这样,在几轮电话沟通下,老爷爷如实告知自己的家庭住址,被诈骗分子上门骗走了4万元。

诈骗套路

第一步:冒充孙辈紧急求助

提前数日假冒孙辈身份拨打老年人电话,冒充“孙子”对老人嘘寒问暖。待老人放松警惕后,再次来电编造各种需要钱财解决问题的理由,如“打架被抓”“事故车祸”,利用老年人“隔代亲”的心理,诱骗老年人借钱,以“别告诉爸妈”为由,阻止老人与家人沟通

第二步:派员取钱

被害人“上钩”后,“取现人”上场。“取现人”与老年人取得联系后谎称是其孙子叫过来取现的朋友,并约定到老年人住宅附近面对面交易。而这个“朋友”就是诈骗分子本人或同伙

第三步:取现完成后把钱存入指定账户

这类诈骗,“取现人”拿到现金后往往立刻逃之夭夭,事后发现被骗再报警,已错失追赃挽损的良机。

检察官提醒

老人家深居简出,与孙辈的直接沟通较少,但又爱孙心切。一听到“孙辈出事”的消息,往往方寸大乱,辨别能力下降,再加上老人家听力下降,防范意识不足,在电话中无法通过声音正确辨识其家人的身份,往往被犯罪份子钻了空子。

第一,不随便接不熟悉的电话。生活中如接到陌生电话,切忌不可随意告知家中基本信息。

第二,谨慎对待涉及钱财交易的陌生电话。再三确认钱财交易的事由以及对方身份方能支付,如有疑虑,需及时告知家人或选择报警。

第三,与家人保持密切沟通。在作出重要决策前,与家人多交流商量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,防止被骗。

    点赞

    收藏关注

    星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