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北京老龄产业网~

手机站

App下载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老年权益 > 其他诈骗

广州有人被骗数万元!这类“套路”近期频现!

所属分类:其他诈骗 阅读次数:1258 发布时间:2024-05-21

新学期开始
校园诈骗也进入高发期
最近就有不法分子
专门瞄准学生和家长实施诈骗

在广州天河区
有事主因此
被骗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



又有家长被假老师骗了钱


天河区反诈中心

最近收到多宗

涉及家长和学生的诈骗警情


员村街道有家长报警

称被“老师”骗了钱

事主收到班级家长群的消息

群里“老师”通知家长

扫描二维码缴纳新学期书本费


直到后来有家长发现不对劲

才意识到是被“山寨老师”骗了


广州市天河区反诈中心
劝阻员 杨诗琳:

他扫码加进去之后就会在群里面冒充老师的头像,包括昵称。冒充老师发布一些信息,比如弄一个所谓的群公告。有家长看到其他家长缴费,他也会在下面跟着缴费。





广州市反诈中心

教你“三步守”

助各位家长识破各种“假老师”






“设卡”

设置进家长群的关卡,就是抵挡骗子的第一道防线。家长群里的老师以及各管理员需要加强对家长群的管理,注意对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,并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。家长进群后,需要按要求修改自己的群昵称,便于管理。任何群成员都不能随意泄露家长群的二维码。





“标注”

想要一眼认得出真老师,可以把真老师标注明确。潜藏在群里的骗子通过修改头像和昵称冒充老师,具有迷惑性。家长可以提前给真老师设置昵称,独特的备注会显示在头像上,一旦碰上头像一致而昵称与备注中不一致的“老师”在群内发消息时,便能快速识破骗子身份。





“延后”

所谓“三思而后行”,很多时候家长上当正是因为“没有多想”。而现实情况中大多数学校收费都不会紧急到要求马上完成的程度,所以家长在看到群里有“老师”发布收费信息时,应该多留个心眼,不用急着马上交费,可以适当拉长时间线,检查收费人的信息,通过多种方式联系老师本人或其他家长核实信息


家长账户内8万多元被盗刷

提醒孩子千万别“屏幕共享”


此外值得关注的是
开学后

虽然学生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少了

“低价充游戏币”
“免费送福利”
等游戏诈骗
以及冒充明星诈骗的警情
仍然不少


诈骗分子为了获取学生家长的银行信息

以各种方法诱导学生

开启手机“屏幕共享”

天河区有两名学生因此受骗

导致家长账户内8万多元被盗刷



天河区反诈中心一级警长 吴琼:

事主被骗的这一方在手机上输入的所有东西,诈骗分子都能通过屏幕共享看到,你输入密码他就看得一清二楚。



遇到有人让你开通链接,使用屏幕共享功能的时候,那我们就要拒绝



警方提醒

市民如遇到诈骗造成财产损失

要及时报警

并立即联系银行客服冻结银行账户

家长也要避免向孩子

透露微信、支付宝的重要信息

    点赞

    收藏关注

    星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