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国好人”禹玉元孝老爱亲材料
所属分类:感动人物 阅读次数:1964 发布时间:2024-08-19

新湖南客户端7月12日讯 她用40年的不离不弃,陪伴丈夫共度风雨,她用40年的相守相依,兑现了对丈夫爱的承诺,她用40年的青春年华,谱写了呵护亲人的动人篇章。她叫禹玉元,女,汉族,1941年8月出生,是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供电公司的一名退休工人。她坚守在丈夫床前,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40年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。
禹玉元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,她是单位的岗位能手,是丈夫的得力助手,也是3个孩子的温馨港湾。然而,命运的不幸在1978年3月降临,她的丈夫被查出颅内有肿瘤,视线模糊,看物体有重影,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,并且经常出现头痛、呕吐等症状,病痛的不适已到无法忍受的地步。当地医院束手无策,1个月内连下3次病危通知。禹玉元看着分别只有13岁、10岁和8岁的三个孩子,心中打定主意,孩子们不能没有父亲,无论如何都要拯救自己的家庭,于是她借钱带着丈夫到长沙求医。通过开颅手术,最终保住了丈夫性命,但是造成了丈夫全身瘫痪,完全丧失劳动能力。一时间,丈夫的治疗费用,给这个家庭带来了“天文数字”的债务,同时长期药物治疗需要大量费用;曾是家里“顶梁柱”的丈夫,在短时间内还接受不了瘫痪的现实,经常无端发火,甚至自暴自弃;尚未成年的儿女像小鸟一样,嗷嗷待哺。面对这样的家庭突变,有些亲戚朋友劝她,让她放弃丈夫,重新组成家庭,她毅然回绝,他选择用坚强、坚持,勇挑家庭的重担,支撑起这个“摇摇欲坠”的家。在她心中,认为一家人在一起,风雨同舟比什么都重要,她也坚信通过努力,全家一定能够度过难关,丈夫有一天还会站起来。
从此,偿还债务、照顾丈夫、抚养儿女的重任全都落到了这个柔弱的女人身上。她省吃俭用,精打细算,用自己勤劳的双手,默默地维持着这个家。丈夫的病需要持续服药和营养品,膝下3个孩子及全家的衣食住行,靠她微薄的工资完全不够用。然而,坚强倔强的她,即使再苦再累,也没有找企业要过一次困难补助。衣服破了,打个补丁继续穿,补丁穿破了,在原来的补丁上再打个补丁接着穿,家里的床坏了修不了,她就捡来几块平整的石头,搭上几块木板做床。为了补贴家用,她用自身的技术和业余时间给别人修理电气设备。有一次,还债之后工资只剩下12块钱,她毫不犹豫地来到药店,给丈夫买好治疗药品药买营养品。瘫痪病人需要经常按摩防止肌肉萎缩,禹玉元请不起按摩师,只有她自己边学边给丈夫按摩。长期瘫痪在床的丈夫出现便秘,没有办法医治,她只有用手给丈夫处理,面对恶臭难忍,有时她连饭都吃不下。没钱买菜买米了,她带着孩子们每顿饭只吃白菜,看着年幼的儿女终日饥肠辘辘,她心痛地独自哭泣,最困难的日子,她瘦得只剩80斤。
在照顾丈夫的同时,她还十分重视对孩子人生观、价值观的思想教育,教育孩子学会做人、学会做事,做对社会有所作为、有所贡献的人。因为家庭条件的缘故,大儿子一到法定工作年龄就参加了工作。二儿子初中毕业后,选择了读中专,为的是早点就业。女儿最小,读完了高中后参加工作。她总是告诉孩子们,条件不好不要紧,可以改变,但一定不能学坏!有一次,二儿子和邻居小孩赌硬币,她知道后狠狠地打了儿子,一边打一边留着伤心的眼泪。二儿子自从那次之后到现在连麻将都不敢去学。现在大儿子和女儿在洪江工作,已经是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,二儿子在长沙工作,已经有了自己稳定的事业。
随着年龄的增加,已迈入古稀之年的她病痛也开始多了起来,面对照顾丈夫的重任已经力不从心。大儿子和女儿曾提出他们来照顾父亲,让母亲休息,但她拒绝了。大儿子是电力线路工作者,女儿是会计,她担心如果过多的精力花在照顾父亲上,一旦出现失误可能造成人员安全问题和账目错误,这会严重影响他们各自的单位和自己的工作。为了不让儿女担心,也为丈夫得到更好的照顾,她选择把丈夫送到敬老院,得到专业人员的精心照顾,不过她每天都会坚持去看望丈夫,陪丈夫聊天、逗丈夫开心,她仍在用不离不弃的相守陪伴丈夫走完余生。
这位普通的妻子、母亲,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、亲情和真情,她爱丈夫、爱孩子。她用那颗善良的心温暖着丈夫和子女,用自强和坚强的心影响着子女。没人能算清她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、多少汗水,她用勤劳、善良、纯朴继承和发扬着中国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,正是他不离不弃、无怨无悔的奉献和付出,使家庭充满了温馨,充满了爱。
点赞
收藏关注
上一篇:陈志锋事迹
感动人物推荐
-
王升起:照顾亡妻父母30年 用行动诠释人间大爱
王升起,男,1952年3月出生,退休工人。1979年,27岁...
2024-05-24 -
刘子龙:无惧风雨十载照料 孝老爱亲人间真情
刘子龙,男,1964年9月生,群众,北京大兴区魏善庄镇伊庄村...
2024-05-24 -
吴淑玲:37年间赡养6位老人
吴淑玲,女,1962年5月出生,顺义区北务镇道口村村民。因丈...
2024-05-24 -
胡金凤
胡金凤家庭“兄弟姐妹团结一心,互帮互助,把亲情记在心间,堂堂...
2024-05-17 -
北京“孝顺榜样”重阳节揭晓
王玉申,男,70岁,北京市密云区西田各庄镇卸甲山村村民简要事...
2024-05-24 -
田琴:七位老人的爱心港湾
田琴,女,1980年12月出生,密云区新城子镇太古石村村民。...
2024-05-24
相关推荐
-
社区慈善”北京专场筹款活动助力公益生态完善
慈善公益报(付婷杨)为激发城市慈善工作活力,切实解决社区居民...
2024-05-18 -
“为爱助燃”——门头沟区慈善协会开展2024年慈善捐赠大病救助项目
为帮扶困难群众,实施精准救助,5月10日,门头沟区慈善协会举...
2024-05-17 -
李昌女家庭
李昌女家庭获奖是她个人和家庭的荣誉,更是海南的骄傲。在她身上...
2024-05-17 -
“为妈妈奔跑”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温暖
5月12日“母亲节”到来之际,“为妈妈奔跑”公益活动在北京市...
2024-05-17 -
王升起:照顾亡妻父母30年 用行动诠释人间大爱
王升起,男,1952年3月出生,退休工人。1979年,27岁...
2024-05-24 -
敬老院开展“孝老爱亲”爱心捐赠活动
敬天下老人,扬中华美德。日前,新桥镇中心敬老院积极为老年人排...
2024-05-24
热门推荐
-
狠狠的幸福
阳光大方不拘小节 干净整洁 富有爱心 孝顺
2024-05-24 -
老北京火锅店加盟
老北京火锅店汤色鲜红艳丽,口味辣而不燥,鲜香四溢,演绎现代美
2024-05-17 -
社区慈善”北京专场筹款活动助力公益生态完善
慈善公益报(付婷杨)为激发城市慈善工作活力,切实解决社区居民
2024-05-18 -
“为爱助燃”——门头沟区慈善协会开展2024年慈善捐赠大病救助项目
为帮扶困难群众,实施精准救助,5月10日,门头沟区慈善协会举
2024-05-17 -
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(权威发布)
4月份,生产需求平稳增长,就业物价总体向好,社会预期持续改善
2024-05-18 -
李昌女家庭
李昌女家庭获奖是她个人和家庭的荣誉,更是海南的骄傲。在她身上
2024-05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