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北京老龄产业网~

手机站

App下载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孝老爱亲 > 感动人物

起家庭一片天 ——无怨无悔照顾公婆和智障小叔子45年的张玉新

所属分类:感动人物 阅读次数:1186 发布时间:2024-05-24

提起张玉新的名字,在回龙观镇天龙苑小区大多数人都知晓。她,即不是明星、大腕,也不是土豪、富商,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。就是这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却在当地居民中享有“最美大嫂”的美誉。

事情要从1972年说起,当初年仅20岁的张玉新嫁给了当地居民兰荣续。当时的兰家上有年老多病的父母,下有智力残疾的兄弟。面对如此境况,张玉新没有被吓倒,而是勇敢地和丈夫担起了这份重任,这一担就是45年。


张玉新在兰家不仅要操持家务、伺候公婆,还要照顾这位特殊的小叔子(智障)。小叔子不会用筷子,她就用勺子给他喂饭;小叔子爱喝稀的,她就坚持每顿给他单做。除此之外,还定期帮他洗澡、理发做好个人卫生等。

2003年的一天,因为大家的疏忽,小叔子走丢了。张玉新倍感心痛,自责不已,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老弟。于是,她发动全家和自己的娘家人共30多人连续多日寻找,到处打听、寻访费尽周折。经过多方不懈努力,18天后终于将小叔子找回家。自打那次以后,张玉新暗下决心:“今后再也不让小叔子离开自己的视线”。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,一方面是坚持每天领着小叔子在小区内规定的路线上来回走,以强化其记忆力;另一方面是给全家人分工,轮流陪护,做到交接无缝隙;再一方面是主动跟周围的邻居、商户打好招呼,拜托大家帮着留意他的去向等等,确保了其再也没有发生过走失问题。

2005年,已经84岁的婆婆身体每况愈下,不论在医院还是在家里,张玉新都寸步不离地日夜陪护。临终前老太太将老儿子(兰荣利)托付给张玉新夫妇俩照管。张玉新眼含热泪郑重承诺:“决不会亏待小叔子”。

公公婆婆去世后,张玉新、兰荣续老两口带着小叔子住在一起。考虑到小叔子腿脚不方便,买房子的时候,张玉新特意挑选了一楼,并把一间没有台阶、朝阳的房间给他住,自己和丈夫则住在北边靠近入户门的房间。按张玉新的话说“这是我们家的传达室,小叔子回来一敲门就能听见。”张玉新每天都为小叔子洗晒衣服和鞋袜,被子、床单、枕巾也都保持得干净整洁。当邻居夸奖她把小叔子照顾得既健康又干净时,她会笑着说:“老弟本来就傻,如果穿戴又脏又破,怕别人欺负,再说人家也会笑话我和他大哥呀。”在张玉新老两口的影响下,家里孩子都非常懂礼貌、尊重老人,儿子和儿媳们都亲切地把老叔称“老爹”。一家八口人每天都在一起吃饭,“老爹”不上桌谁也不动筷。两个儿媳也都非常孝顺,表示将继承婆婆的优良传统,将来担负起照顾“老爹”的重任,就连小孙女也经常会说“还有我哪!”

作为北京人的张玉新,只在小学时去过一趟颐和园,自从嫁进兰家,就几乎没再出门逛过景点,小区外的公园都很少去转。多年的操劳,导致其患上了高血压、腰腿痛等,但她从不抱怨,一如既往地咬牙坚持。每当身边的人问她,这么多年,吃苦受累,付出这么多,值不值?张玉新则率真的回答:“这件事不存在值与不值的问题,因为我们是亲人,他们需要我”。

    点赞

    收藏关注

    星级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