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广东好人”黄祈録:换一种方式守护生命
所属分类:感动人物 阅读次数:1132 发布时间:2024-05-20

近年来,广东各地涌现了许多身边好人,诚实守信、见义勇为、敬业奉献、孝老爱亲、助人为乐……这些暖心的善行义举不仅提升城市的文明高度,也鼓舞着人们奋力前行。
黄祈録生于1995年,是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城北社区人,于2012年12月入伍,2017年12月退伍,军龄5年,原衔级初级士官,生前系广州番禺叫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店长。
2022年4月22日,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里,蓝莎正在签署一份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,她在帮助丈夫完成人生中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情,因为这是一位年仅26岁的退役军人最后一次的奉献。在福建厦门某防空旅服役了5年的黄祈録离开世界的那天,他的心脏、肺脏、肝脏、双侧肾脏、胰腺以及眼角膜都成功地移植到了6名危重患者身上。
黄祈録
器官捐献,用生命延续军人本色
黄祈録退役后在广州番禺叫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副店长,工作压力很大,但他一直很努力拼搏并即将前往总部学习。蓝莎清楚地记得,“4月19日那天,祈録值夜班。凌晨5时多还给我发微信,他说,没事老婆,我顶得住压力,你先好好休息。”
然而,2022年4月19日凌晨6时,短短几分钟的时间,就传来了祈録出事了的消息。刚忙完夜班的黄祈録,在下班途中突发脑出血致昏迷摔倒,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,由于伤情严重,当晚转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ICU,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。医院多次组织多学科大会诊与联合救治,竭尽全力挽救年轻的生命。然而,黄祈録病情过于危重,期待中的奇迹没有发生——所有的检查都显示,黄祈録的各种脏器很健康,但大脑受损太严重,已无恢复的可能。
“一岁多的儿子正学说话,现在每天都会喊爸爸,爸爸。”悲痛的蓝莎向记者反复念叨着这句话。
“祈録平时就很乐于助人,在部队里的时候就曾经跟我约定过,如果遇到不测,要将身体有用的器官捐献出去,帮助有需要的人,挽救其他家庭。”同是退役军人的蓝莎说,“大家都很难接受,但祈録的心愿,我得帮他完成,这个器官捐献的事情还是要做。”
4月24日上午九点整,黄祈録身上的呼吸机拔了下来,安静的手术室里,呼吸声像被水淹没了般渐渐变轻,直到全然听不见气息,医生集体默哀后便开始进行手术。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,手术室的门开开合合,医生护士进进出出,黄祈録身上的器官全部被摘了下来,一个又一个送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、中山医院以及深圳等地,这位战士,完成了他守护更多人的使命。
“如果可以的话,能让心脏受者录一段心跳声,或者让角膜受者录一段重见光明的视频给我吗?”蓝莎拜托着红十字会工作人员,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岁多的儿子,泣不成声。“我希望,让孩子们记住他们的爸爸,长大后要做一个乐于奉献,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”
自强不息,挺立的姿态就是军人风骨
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城北社区是黄祈録的家乡,这里不仅是革命老区,也是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超300人以上的社区。蓝莎翻出陈旧的日记本,黄祈録的爷爷详细记录了战争年代的经历,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给年幼的黄祈録指明了奔赴军营的精神路标。
2012年12月,年仅17岁的黄祈録参军来到福建省厦门某防空旅服役,期间在炊事班、通信班待过,也做过出纳,入伍第一年获得嘉奖,第二年又一次获得嘉奖,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士官年度考评成绩优秀。黄祈録喜欢也适应部队生活,领导和战友们也都喜欢这个踏实能干的兵。在部队期间由于吃苦肯干、表现优异,被选为班长,服役期满后顺利留队。前来给黄祈録送行的战友们说,“他虽然是老班长,但无论执行什么任务,总是第一时间冲在最前面……”
黄祈録家庭条件不太好,心里挂念着年迈的父母,2017年,便选择退役回广州打拼。退役后黄祈録成了家,妻子是厦门不同分队的战友。“黄祈録的眼睛很清澈。”这是蓝莎对黄祈録的第一印象。他们婚后育有一儿一女,今年3月份女儿刚满6周岁,儿子也才1岁3个月。提起祈録,蓝莎总会偷偷抹眼泪,喃喃道“祈録真的很努力,部队里出来的不怕吃苦。修马路、当教官、送外卖、做辅警……只要是能补贴家用的活,再苦再累他都能干。”
向阳而生,是黄祈録这短暂一生的刻度标识。即使生活忙碌艰辛,他依旧不曾有过抱怨。当配送员时要经常加班,每天下午四点上班,回到家时,已经夜深了。饭桌上热了好几回的菜也只是随便扒拉几口,洗漱后就得抓紧休息。下班回来,他会在家门前停下许久,整理好有些凌乱的衣服,调整呼吸,挺直腰板,永远给家里一个打不垮的姿态。
陪伴是很温暖很平常的一个词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可蓝莎,已经永远失去祈録陪伴左右的机会了。在办理着黄祈録器官捐献事项时,即使在承受着巨大的离别痛苦,同为退役军人的妻子蓝莎仍然立刻选择了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。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,它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品格和智慧,选择以挺立的姿态面对痛苦,这种选择本身,就彰显着人性的高贵。
黄祈録在2013年、2014年连续两年荣获部队连队嘉奖,2017年荣获旅部嘉奖一次。
点赞
收藏关注
感动人物推荐
-
王升起:照顾亡妻父母30年 用行动诠释人间大爱
王升起,男,1952年3月出生,退休工人。1979年,27岁...
2024-05-24 -
刘子龙:无惧风雨十载照料 孝老爱亲人间真情
刘子龙,男,1964年9月生,群众,北京大兴区魏善庄镇伊庄村...
2024-05-24 -
吴淑玲:37年间赡养6位老人
吴淑玲,女,1962年5月出生,顺义区北务镇道口村村民。因丈...
2024-05-24 -
胡金凤
胡金凤家庭“兄弟姐妹团结一心,互帮互助,把亲情记在心间,堂堂...
2024-05-17 -
北京“孝顺榜样”重阳节揭晓
王玉申,男,70岁,北京市密云区西田各庄镇卸甲山村村民简要事...
2024-05-24 -
田琴:七位老人的爱心港湾
田琴,女,1980年12月出生,密云区新城子镇太古石村村民。...
2024-05-24
相关推荐
-
社区慈善”北京专场筹款活动助力公益生态完善
慈善公益报(付婷杨)为激发城市慈善工作活力,切实解决社区居民...
2024-05-18 -
“为爱助燃”——门头沟区慈善协会开展2024年慈善捐赠大病救助项目
为帮扶困难群众,实施精准救助,5月10日,门头沟区慈善协会举...
2024-05-17 -
李昌女家庭
李昌女家庭获奖是她个人和家庭的荣誉,更是海南的骄傲。在她身上...
2024-05-17 -
“为妈妈奔跑”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温暖
5月12日“母亲节”到来之际,“为妈妈奔跑”公益活动在北京市...
2024-05-17 -
敬老院开展“孝老爱亲”爱心捐赠活动
敬天下老人,扬中华美德。日前,新桥镇中心敬老院积极为老年人排...
2024-05-24 -
王升起:照顾亡妻父母30年 用行动诠释人间大爱
王升起,男,1952年3月出生,退休工人。1979年,27岁...
2024-05-24
热门推荐
-
狠狠的幸福
阳光大方不拘小节 干净整洁 富有爱心 孝顺
2024-05-24 -
老北京火锅店加盟
老北京火锅店汤色鲜红艳丽,口味辣而不燥,鲜香四溢,演绎现代美
2024-05-17 -
社区慈善”北京专场筹款活动助力公益生态完善
慈善公益报(付婷杨)为激发城市慈善工作活力,切实解决社区居民
2024-05-18 -
“为爱助燃”——门头沟区慈善协会开展2024年慈善捐赠大病救助项目
为帮扶困难群众,实施精准救助,5月10日,门头沟区慈善协会举
2024-05-17 -
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(权威发布)
4月份,生产需求平稳增长,就业物价总体向好,社会预期持续改善
2024-05-18 -
李昌女家庭
李昌女家庭获奖是她个人和家庭的荣誉,更是海南的骄傲。在她身上
2024-05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