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察都不敢承诺能“马上追回”,小红书上这人说他能!
所属分类:仿冒身份 阅读次数:2268 发布时间:2024-07-15

当你被骗以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......
没错,是警察!
当警察私下联系你说能挽回部分损失......
警惕!对面的可能是假警察!
真实案例一
2024年4月10日,市民童某报警称自己在小红书 APP上发布了之前被骗的经历,目的是希望能提醒更多的人不要骗,之后就收到陌生私信联系自己,称有反诈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QQ号,有可能追回部分被骗的钱。童某添加“反诈中心工作人员”的QQ号后按照对方提示操作,再次被骗 4100元。
真实案例二
市民小永网络贷款被骗2万元,在网上查询怎么办的时候,发现了在线举报的联系方式。他添加对方QQ后,对方自称是国家反诈中心民警,对方还发来自己的工作证,小永看了后也没进一步核实就相信了,没想到陷入了二次骗局。对方称需要对小永进行审核,要求其将资金转入指定银行账户,小永心急乱投医,按照对方指示转账后发现被骗。
被骗的你以为找到了救星?
实际是把你从一个坑骗进另一个坑
进行“二次诈骗”!
套路解析
这类骗局是利用受害人
真实的受骗经历和
急于追回被骗钱款的迫切心态
来实施“二次诈骗”
受骗后受害人的精神状态
往往处于紧张、恐慌、自责之中
当骗子承诺能帮助其追回被骗钱财
受害人的警惕心和识别能力
都难以识别骗子的精心伪装
更容易上当受骗。
此类案件本质上就是“仿冒身份型诈骗”。
仿冒身份型诈骗是指通过冒充伪装成领导、亲友、机构单位工作人员等身份进行诈骗。
如今骗子的角色扮演套路越来越深,手段层出不穷,将“仿冒身份型”诈骗的手法融会贯通,让人防不胜防,一不小心就掉入他们的陷阱中。
本期两个案例中的市民遇到的仿冒“反诈中心工作人员”诈骗,是诈骗犯罪分子又一次的手段升级。
这类骗局中,骗子将QQ昵称设置成“反诈中心”等名字,将头像设置成国徽或反诈中心图标,有的在空间图片中,放处理好的照片等等进行伪装,让受害人误以为是真的反诈中心等部门的工作QQ。
受害人在QQ、网上搜索“反诈中心”“在线报警”,骗子会假模假样地指导受害人提供证据材料,再提出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,最后导致受害人二次陷入骗局。
现实工作中,民警要先了解情况,进行核实调查,不会在网上办案、更不会要你转账!
警方提醒
1、如遇自称“反诈中心”工作人员让你操作转账的,肯定是骗子冒充的。
2、切记,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微信、QQ、会议软件等形式远程办案,凡是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!
3、遇疑,请拨反诈专线96110咨询;一旦被骗,立即拨打110报警。
点赞
收藏关注
仿冒身份推荐
-
浙江破获特大销售假冒卷烟网络案 涉闽粤苏皖等多省
记者从浙江省烟草专卖局获悉,该省近期破获一起特大销售假冒卷烟...
2024-05-18 -
养老诈骗有套路 老年人听见八个关键词要小心
典型案例据统计,养老诈骗以诈骗、合同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...
2024-05-27
相关推荐
-
养老诈骗套路有多深?昆明中院发布5个典型案例告诉你
6月29日,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5件“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...
2024-05-25 -
浙江破获特大销售假冒卷烟网络案 涉闽粤苏皖等多省
记者从浙江省烟草专卖局获悉,该省近期破获一起特大销售假冒卷烟...
2024-05-18 -
新型骗局来了,100个人99个都上当,诱惑力相当大
第一章:骗局背后的心理学新型骗局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,关键在于...
2024-05-17 -
知晓征信权益,依法理性维权
—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永顺县支行开展征信宣传志愿服务为引导社会...
2024-05-17 -
这些骗局盯上老年人,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!
近期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“代理退保”“以房养老”“投资理财”等...
2024-05-27 -
警惕!养老消费欺诈花样多
安享幸福晚年是每位老年人的追求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老年群体的...
2024-05-27
热门推荐
-
狠狠的幸福
阳光大方不拘小节 干净整洁 富有爱心 孝顺
2024-05-24 -
老北京火锅店加盟
老北京火锅店汤色鲜红艳丽,口味辣而不燥,鲜香四溢,演绎现代美
2024-05-17 -
社区慈善”北京专场筹款活动助力公益生态完善
慈善公益报(付婷杨)为激发城市慈善工作活力,切实解决社区居民
2024-05-18 -
“为爱助燃”——门头沟区慈善协会开展2024年慈善捐赠大病救助项目
为帮扶困难群众,实施精准救助,5月10日,门头沟区慈善协会举
2024-05-17 -
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(权威发布)
4月份,生产需求平稳增长,就业物价总体向好,社会预期持续改善
2024-05-18 -
李昌女家庭
李昌女家庭获奖是她个人和家庭的荣誉,更是海南的骄傲。在她身上
2024-05-17